不少準媽媽在懷孕期間,總以為「一個人食兩個人份量」,再加上不停進補,提供足夠營養予胎兒;又因怕動胎氣,而減少運動。不過,若媽媽食得太多,容易引發妊娠糖尿病,最終危害自己和胎兒的性命,甚至會引致寶寶長大後出現較多慢性疾病。有醫生及物理治療師均建議孕婦多做合適的運動,並控制飲食,預防妊娠糖尿病。
近年本港的妊娠糖尿病有上升趨勢,孕婦妊娠糖尿病的病發率為14.2%,較20年前的5.9%高出一倍多,即每7名孕婦便有1人患上妊娠糖尿病。
婦產科專科醫生梁慧新表示,近年本港女性趨向年紀較大才懷孕,高齡產婦也是妊娠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之一,曾有研究顯示,30至34歲的中國女士在懷孕期間患妊娠糖尿病的機會,較25歲或以下的女士高;加上本港的飲食豐足,愈來愈多的補品,令孕婦的飲食變得豐富,進食過量也會出現妊娠糖尿病。要診斷孕婦有否妊娠糖尿病,一般會於懷孕24至28周進行空腹血糖測量。
妊娠毒血症可致命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黃毅鵬指出,妊娠糖尿病的媽媽,血糖較高,同時胎兒吸收到的營養亦較多,令患者容易懷有巨嬰;媽媽在生產時,容易因胎兒過大而需要提早生產,過旱的生產也會影響胎兒的發育。他續稱,妊娠糖尿病媽媽,更容易出現妊娠毒血症,患者的胎盤不能向胎兒供應充足的血液,令孕婦血壓止升,傷害腎臟功能,令蛋白質滲進尿液;妊娠高血壓及妊娠毒血症,是導致孕婦和嬰幼兒死亡的主因。
除了控制飲食外,多做運動亦是預防方法之一。物理治療師鄺凱恆指出,孕婦的子宮及胎水對胎兒有良好的避震作用,故孕婦可安心運動,這可加強盤腔肌肉強度,令生產更容易,更可改善腰背痛和改善平衡。她續稱,孕婦選擇做運動有兩個原則,一是不出汗,以免體溫過高;二是不喘氣,避免子宮胎盤換氣不足,故游泳、瑜伽均是適合孕婦的運動。
參考資料: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173585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婦產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提供有關懷孕教育, 生育, 生育檢查, 生育補助, 不孕, 不孕檢查, 不育, 不育檢查, 不育治療, 宮腔內人工授精, IUI, 體外授精, IVF等等... 教育 Provide general education on pregnancy, pregnancy test, pregnancy signs, fertility treatment, fertility, infertility, infertility cause, infertility treatments, etc...
2015年12月16日 星期三
2014年9月23日 星期二
不育婦18年無所出 停經前 4年抱4
有仔趁嫩生之說未必完全正確,研究指部分女性接近更年期時,卵子會變得更活躍、較易受孕。
英國一名婦人便在43歲才發力狂生,一口氣誕下3女1子,令這對高齡爸媽忙到倒瀉籮蟹。
現年48歲的Louise
Spicer,24歲嫁給年長她18歲、育有3孩的再婚漢Bernard。她原以為很快便有喜,結果努力了18年、經歷宮外孕、切除輸卵管及體外受精均失
敗,夫妻惟有疊埋心水過二人世界,04年並移居西班牙。誰知她在42歲才意外有喜,接連誕下現年5歲的長女、3歲兒子及2歲孖女!英國數據顯示,40歲以
上產婦數目於過去10年上升近1倍。
有研究指,某些女性受遺傳影響,接近停經期時,生育能力反而更高,可能因卵子數量急降而刺激卵子變得活躍,增加懷孕機會。
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不育婦18年無所出 停經前 4年抱4
有仔趁嫩生之說未必完全正確,研究指部分女性接近更年期時,卵子會變得更活躍、較易受孕。
英國一名婦人便在43歲才發力狂生,一口氣誕下3女1子,令這對高齡爸媽忙到倒瀉籮蟹。
現年48歲的Louise
Spicer,24歲嫁給年長她18歲、育有3孩的再婚漢Bernard。她原以為很快便有喜,結果努力了18年、經歷宮外孕、切除輸卵管及體外受精均失
敗,夫妻惟有疊埋心水過二人世界,04年並移居西班牙。誰知她在42歲才意外有喜,接連誕下現年5歲的長女、3歲兒子及2歲孖女!英國數據顯示,40歲以
上產婦數目於過去10年上升近1倍。
有研究指,某些女性受遺傳影響,接近停經期時,生育能力反而更高,可能因卵子數量急降而刺激卵子變得活躍,增加懷孕機會。
參考資料: www.reprodmed.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婦產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婦產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人工受孕年逾萬宗 成功僅30% 高齡婦趕生仔慘痛實錄
工作忙、結婚遲,令港人生育機會大減。一名接受人工受孕、卻不幸誕下智障兒的不育中年婦,上周入稟法院要求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網開一面,准許她取回一批過期胚胎使用,希望博多一鋪,生個健康寶寶。
現時本港的不育夫婦估計多達八萬五千對,愈來愈多人為了傳宗接代求助高科技,以致去年接受人工受孕的個案突破一萬宗,不過成功率卻只有三成。
本刊深入探討高齡婦趕生仔的苦況,當中有人花費近百萬元,並冒死做了九次人工受孕卻仍未能如願;即使成功懷孕的幸運兒,亦奉勸女士們「有仔要趁嫩生」。
「結婚後一直忙於工作與進修,未有認真計劃生育,結果眨吓眼已超齡。」今年四十七歲的Grace與結婚十五年的丈夫彼此恩愛,但膝下猶虛,為求生育,她毅然於三年前提早退休,專心養好身體接受人工受孕。
她說:「前後做了兩次人工受孕,花費十五萬元,過程中打針、食藥、谷排卵等痛楚,也只是小兒科,最難捱是把胚胎放回體內後,要等個多月才知道能否成孕,那種患得患失的感覺極不好受。」
幾經辛苦,Grace終在今年春天懷上「小龍女」,預產期在下月,但期間一度作小產,令她嚇破膽,深怕得而復失,「還有生理的變化,除了孕婦常見的作嘔作 悶和生痔瘡等問題外,因我是高齡產婦,特別容易出現糖尿和高血壓等症狀,日常飲食必須格外小心。」上周她便因血壓突然急升,需入院觀察。
「雖然不煙不酒並按時做運動,但始終年紀不輕,醫生指血壓太高或會中風,更分分鐘連命都冇!」Grace笑說:「惟有叫腹中BB幫忙,一同努力捱過這關鍵時刻。現在丈夫每晚回到家,都會向着我的肚皮說話,單是這種幸福感覺,足以抵銷所有痛苦與犧牲。」
她續說:「我快將五十歲,故已做好心理準備,將來帶女兒上學會被誤會是婆孫,惟有幽默一點面對。但願我夫婦二人可以保持身體健康,長命一點陪伴女兒成長。」Grace奉勸女士們「有仔要趁嫩生」:「不一定有四百萬才可做媽媽,否則時機一過,後悔莫及!」
事實上,不育人士鍥而不捨求生仔的個案近年愈來愈多。一名四十一歲姓黃婦人,為圓傳宗接代心願,一○年在香港分兩次向胞妹借卵子,與丈夫精子結合成多個胚胎,經過兩次人工受孕終成功,並在今年初分娩,惟兒子出世後卻被證實先天智障。
參考來源: dev.eastweek.com.hk/
現時本港的不育夫婦估計多達八萬五千對,愈來愈多人為了傳宗接代求助高科技,以致去年接受人工受孕的個案突破一萬宗,不過成功率卻只有三成。
本刊深入探討高齡婦趕生仔的苦況,當中有人花費近百萬元,並冒死做了九次人工受孕卻仍未能如願;即使成功懷孕的幸運兒,亦奉勸女士們「有仔要趁嫩生」。
「結婚後一直忙於工作與進修,未有認真計劃生育,結果眨吓眼已超齡。」今年四十七歲的Grace與結婚十五年的丈夫彼此恩愛,但膝下猶虛,為求生育,她毅然於三年前提早退休,專心養好身體接受人工受孕。
她說:「前後做了兩次人工受孕,花費十五萬元,過程中打針、食藥、谷排卵等痛楚,也只是小兒科,最難捱是把胚胎放回體內後,要等個多月才知道能否成孕,那種患得患失的感覺極不好受。」
幾經辛苦,Grace終在今年春天懷上「小龍女」,預產期在下月,但期間一度作小產,令她嚇破膽,深怕得而復失,「還有生理的變化,除了孕婦常見的作嘔作 悶和生痔瘡等問題外,因我是高齡產婦,特別容易出現糖尿和高血壓等症狀,日常飲食必須格外小心。」上周她便因血壓突然急升,需入院觀察。
「雖然不煙不酒並按時做運動,但始終年紀不輕,醫生指血壓太高或會中風,更分分鐘連命都冇!」Grace笑說:「惟有叫腹中BB幫忙,一同努力捱過這關鍵時刻。現在丈夫每晚回到家,都會向着我的肚皮說話,單是這種幸福感覺,足以抵銷所有痛苦與犧牲。」
她續說:「我快將五十歲,故已做好心理準備,將來帶女兒上學會被誤會是婆孫,惟有幽默一點面對。但願我夫婦二人可以保持身體健康,長命一點陪伴女兒成長。」Grace奉勸女士們「有仔要趁嫩生」:「不一定有四百萬才可做媽媽,否則時機一過,後悔莫及!」
事實上,不育人士鍥而不捨求生仔的個案近年愈來愈多。一名四十一歲姓黃婦人,為圓傳宗接代心願,一○年在香港分兩次向胞妹借卵子,與丈夫精子結合成多個胚胎,經過兩次人工受孕終成功,並在今年初分娩,惟兒子出世後卻被證實先天智障。
參考來源: dev.eastweek.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婦產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應向自己的婦產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3年8月23日 星期五
名人效應 人工受孕趨增
專家:年逾40成功率僅一成
歌手陳慧琳曾承認以人工生殖技術,去年成功誕下第二名兒子「小龍包」;前年誕下一子的李嘉欣,也不時被傳接受人工受孕再「陀B」,令不少女士也希望能高齡成功生育。婦產科專科醫生陳億仕表示,約五年前,其診所的求診者中,約30%為40歲或以上女士,近年已增至約佔一半。他指出,不少人希望待事業有成或經濟條件好時才生仔,「年紀大咗,心態轉變,突然好想有下一代,就想用人工受孕幫手,以為自己可以好似名人咁,年紀大都可以生仔」。
年紀大難用冷凍技術
他表示,以往曾有48、49歲女士因不育求助,最近更有52歲女士求診,欲靠人工生殖技術產子,令他感驚訝。他指女性隨年紀增長,卵子質素會下降,培養到胚胎的機率會大跌,如年過40歲,人工受孕的成功率跌至僅10%。他強調並非所有女性求助人工生育也能輕易成功,呼籲有心生育者,應及早準備。
體外受精技術(IVF)為近年最常用的人工生殖技術,他引述近年美國研究指,先將胚胎冷凍,可令成功懷孕率提高至近39%,比使用新鮮胚胎27.8%成功率高。他指女性接受體外受精過程中,需注射排卵針輔助排卵,或致子宮內膜變薄,影響胚胎着床機會,使用冷凍胚胎技術為另一選擇。醫生期間可安排病人服藥,令子宮內膜變厚才放入胚胎,提高成功懷孕機率。惟年紀大,如40歲或以上,或胚胎數目較少女性,較少選擇冷凍胚胎,除需分秒必爭外,胚胎數目少或質素較差,也未必適合使用冷凍技術。
婦產科專科 陳億仕醫生
參考資料: 蘋果日報, www.reprodmed.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婦產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
人工受孕年逾萬宗 成功僅30% 高齡婦趕生仔慘痛實錄
資料來源:dev.eastweek.com.hk/
工作忙、結婚遲,令港人生育機會大減。一名接受人工受孕、卻不幸誕下智障兒的不育中年婦,上周入稟法院要求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網開一面,准許她取回一批過期胚胎使用,希望博多一鋪,生個健康寶寶。
現時本港的不育夫婦估計多達八萬五千對,愈來愈多人為了傳宗接代求助高科技,以致去年接受人工受孕的個案突破一萬宗,不過成功率卻只有三成。
本刊深入探討高齡婦趕生仔的苦況,當中有人花費近百萬元,並冒死做了九次人工受孕卻仍未能如願;即使成功懷孕的幸運兒,亦奉勸女士們「有仔要趁嫩生」。
「結婚後一直忙於工作與進修,未有認真計劃生育,結果眨吓眼已超齡。」今年四十七歲的Grace與結婚十五年的丈夫彼此恩愛,但膝下猶虛,為求生育,她毅然於三年前提早退休,專心養好身體接受人工受孕。
她說:「前後做了兩次人工受孕,花費十五萬元,過程中打針、食藥、谷排卵等痛楚,也只是小兒科,最難捱是把胚胎放回體內後,要等個多月才知道能否成孕,那種患得患失的感覺極不好受。」
幾經辛苦,Grace終在今年春天懷上「小龍女」,預產期在下月,但期間一度作小產,令她嚇破膽,深怕得而復失,「還有生理的變化,除了孕婦常見的作嘔作悶和生痔瘡等問題外,因我是高齡產婦,特別容易出現糖尿和高血壓等症狀,日常飲食必須格外小心。」上周她便因血壓突然急升,需入院觀察。
「雖然不煙不酒並按時做運動,但始終年紀不輕,醫生指血壓太高或會中風,更分分鐘連命都冇!」Grace笑說:「惟有叫腹中BB幫忙,一同努力捱過這關鍵時刻。現在丈夫每晚回到家,都會向着我的肚皮說話,單是這種幸福感覺,足以抵銷所有痛苦與犧牲。」
她續說:「我快將五十歲,故已做好心理準備,將來帶女兒上學會被誤會是婆孫,惟有幽默一點面對。但願我夫婦二人可以保持身體健康,長命一點陪伴女兒成長。」Grace奉勸女士們「有仔要趁嫩生」:「不一定有四百萬才可做媽媽,否則時機一過,後悔莫及!」
事實上,不育人士鍥而不捨求生仔的個案近年愈來愈多。一名四十一歲姓黃婦人,為圓傳宗接代心願,一○年在香港分兩次向胞妹借卵子,與丈夫精子結合成多個胚胎,經過兩次人工受孕終成功,並在今年初分娩,惟兒子出世後卻被證實先天智障。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婦產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3年1月5日 星期六
「有仔要趁嫩生」 (下)
幾經辛苦,Grace終在今年春天懷上「小龍女」,預產期在下月,但期間一度作小產,令她嚇破膽,深怕得而復失,「還有生理的變化,除了孕婦常見的 作嘔作悶和生痔瘡等問題外,因我是高齡產婦,特別容易出現糖尿和高血壓等症狀,日常飲食必須格外小心。」上周她便因血壓突然急升,需入院觀察。
「雖然不煙不酒並按時做運動,但始終年紀不輕,醫生指血壓太高或會中風,更分分鐘連命都冇!」Grace笑說:「惟有叫腹中BB幫忙,一同努力捱過這關鍵時刻。現在丈夫每晚回到家,都會向着我的肚皮說話,單是這種幸福感覺,足以抵銷所有痛苦與犧牲。」
她續說:「我快將五十歲,故已做好心理準備,將來帶女兒上學會被誤會是婆孫,惟有幽默一點面對。但願我夫婦二人可以保持身體健康,長命一點陪伴女兒成長。」Grace奉勸女士們「有仔要趁嫩生」:「不一定有四百萬才可做媽媽,否則時機一過,後悔莫及!」
事實上,不育人士鍥而不捨求生仔的個案近年愈來愈多。一名四十一歲姓黃婦人,為圓傳宗接代心願,一○年在香港分兩次向胞妹借卵子,與丈夫精子結合成多個胚胎,經過兩次人工受孕終成功,並在今年初分娩,惟兒子出世後卻被證實先天智障。
參考資料:
eastweek.my-magazine.me/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婦產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3年1月1日 星期二
「有仔要趁嫩生」 (上)
工作忙、結婚遲,令港人生育機會大減。一名接受人工受孕、卻不幸誕下智障兒的不育中年婦,上周入稟法院要求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網開一面,准許她取回一批過期胚胎使用,希望博多一鋪,生個健康寶寶。
現時本港的不育夫婦估計多達八萬五千對,愈來愈多人為了傳宗接代求助高科技,以致去年接受人工受孕的個案突破一萬宗,不過成功率卻只有三成。
本刊深入探討高齡婦趕生仔的苦況,當中有人花費近百萬元,並冒死做了九次人工受孕卻仍未能如願;即使成功懷孕的幸運兒,亦奉勸女士們「有仔要趁嫩生」。
「結婚後一直忙於工作與進修,未有認真計劃生育,結果眨吓眼已超齡。」今年四十七歲的Grace與結婚十五年的丈夫彼此恩愛,但膝下猶虛,為求生育,她毅然於三年前提早退休,專心養好身體接受人工受孕。
她說:「前後做了兩次人工受孕,花費十五萬元,過程中打針、食藥、谷排卵等痛楚,也只是小兒科,最難捱是把胚胎放回體內後,要等個多月才知道能否成孕,那種患得患失的感覺極不好受。」
(續)
參考資料: eastweek.my-magazine.me/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婦產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訂閱:
文章 (Atom)